一、理解正确的政绩观的内涵
在新时代的征程上,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显得尤为重要。正确的政绩观,指的是党员干部在推动事业发展中,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,实事求是,廉洁奉公,创造经得起实践、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。下面,让我们深入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。
1.以人民为中心,服务人民群众
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,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,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。
2.实事求是,脚踏实地
在政绩的追求上,我们要做到实事求是。不搞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不追求表面的政绩,而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。
3.廉洁奉公,清正廉洁
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党员干部在政绩的追求中保持清正廉洁。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腐败,做到为民、务实、清廉。
4.注重长远发展,不搞短期行为
树立正确的政绩观,要注重长远发展,不搞短期行为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,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,确保可持续发展。
5.强化创新意识,推动事业发展
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党员干部强化创新意识,积极探索新方法、新途径,推动事业发展。
6.发挥集体智慧,凝聚团队力量
在政绩的追求中,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,凝聚团队力量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,形成共识,共同推动事业发展。
7.严守纪律,强化监督
树立正确的政绩观,要严守党的纪律,强化监督。对违反政绩观的行为,要严肃查处,确保政绩观在党员干部中得到贯彻执行。
8.坚持民主集中制,发扬党内民主
在政绩的追求中,要坚持民主集中制,发扬党内民主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,充分发扬党内民主,确保政绩观的正确实施。
9.注重实际效果,追求高质量发展
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党员干部注重实际效果,追求高质量发展。在推动事业发展过程中,要注重质量和效益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10.强化自我修养,提升个人素质
树立正确的政绩观,要不断强化自我修养,提升个人素质。通过不断学习、实践,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、业务能力,为政绩观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。
树立正确的政绩观,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,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引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